2010年4月17日 星期六

你看過嗎?來自地獄的影像。-"Burma VJ"

今晚在青田街的學校咖啡有場電影播映活動,應菜鳥阿兵哥W之邀,原本此行目的是要看看好久不見的同學們,連看什麼片都不管了想說到了再說,也一度因為太累而打算吃完飯就閃人。不過,套一句ㄎ同學的話:「還好我有留下來看。」這部紀錄片力量之強大,可能會導致我們四個今晚一起失眠。



















曾被提名今年奧斯卡記錄長片獎的"Burma VJ",是丹麥紀錄片導演Anders Østergaard的作品,以真實影像呈現2007年夏天發生在緬甸的番紅花革命(Saffron Revolution,又稱「袈裟革命」),是穿著紅色袈裟的佛教僧侶為了抗議緬甸軍政府的暴政而走上街頭,站在革命的最前線。

在政府宣布油價雙倍上漲、並且逮捕幾個異議人士之後,原本不問政治的僧侶,無法繼續對人民的苦難坐視不管,多個寺廟的僧侶們一湧而起,結合成長長的隊伍,遊行於仰光街頭。以民生疾苦為出發點的宗教關懷,不得已而演變成一種具有目的的政治行動。一整排紅紅袈裟組合成看不見盡頭的隊伍,看起來像是血流成河,成了僧侶的命運預言......。

僧侶的遊行隊伍受到夾道民眾的熱情歡迎,紛紛拍手支持或直接加入隊伍響應。遊行隊伍越來越長,越來越盛大,軍政府眼看控制不住了,便發出宵禁、禁止集會的公告。翌日卻仍然出現遊行隊伍,在仰光街頭高聲呼喊:「釋放翁山蘇姬!」、「和平!」、「對話!」等口號。當天晚上,一間寺廟被軍人攻破,他們抓走了大部分的僧侶,他們下落不明、生死未卜。軍政府此一惡行激怒了緬甸的學生,番紅花雖然被風雨吹落,但學生們傳承了僧侶的紅色精神,繼續對抗暴政,最後當然也付出沈痛的流血代價。

僧侶和學生,他們都知道走上街頭的下場極有可能喪失性命,然而他們卻生死無懼──活在地獄的人們,難道還會畏懼死亡?

緬甸軍政府不允許任何國外媒體記者進入緬甸採訪,當然也不允許非官方記者在境內拍攝。在這種高壓統治之下,一群影像公民記者秘密成立了「緬甸民主之聲」(Democratic Voice of Burma,DVB),以手持攝影機秘密拍下軍政府的暴行,再透過網路將拍攝到的片段傳送到國外(影片中說DVB海外總部在挪威奧斯陸),接著再透過衛星,將影像傳輸回緬甸以供緬甸人民收看真實的新聞報導(而非美化了的官方新聞)。

而對於難以進入緬甸採訪的國外媒體來說,DVB所拍攝的影像更是它們揭開緬甸神祕面紗的唯一管道,在紀錄片中,也可以看到如BBC、CNN等國際媒體皆引用了DVB的第一現場畫面。

除了揭露緬甸革命的真相,本片更是公民媒體的絕佳典範。影片的最後,好幾個DVB的成員被情治人員抓走,被審判為無期徒刑。為了讓世人看見真相而潛入現場拍攝,他們同樣也是拿自己的性命去換那一丁點的新聞自由。

究竟是什麼樣喪盡天良的政府,能夠以人民的鮮血交換政權的一時穩固?究竟是什麼樣的恐怖統治,會讓人不顧一切毫無保留地與之對抗,甚至犧牲生命亦在所不惜?我們享有的眾多普世價值所涵蓋的生存權利,但在世界的某些角落,卻是無以獲得而顯得彌足珍貴。

除非看過這些真實影像,否則在這塊土地上呼吸自由空氣的我們,是絕對難以想像的。






後記:看完影片,從青田街回到溫州街家中的路上,我哼起了下面這兩首歌,心中(矛盾地)存在快要滿溢的力量,與深深的沮喪。這不是一部有Happy Ending的影片,因為現實往往不存在Happy Ending......

2010年4月8日 星期四

《夏威夷男孩》:感覺系生活電影















《夏威夷男孩》Honokaa Boy
日 / 2009 / 111min / 真田敦 Atsushi Sanada 導


一個大學休學男孩雷歐(帥哥岡田將生飾演)來到夏威夷的小鎮,這個被稱作老人鎮的地方沒有熱鬧的街景,也沒有佈滿比基尼辣妹的擁擠海灘(如果長谷川潤那一脫不算的話),這並非你我想像中的熱血陽光夏威夷電影,但是卻有著濃濃的人情味,蘊含深刻的、脹滿的情緒和感情。

沒有複雜的敘述,一個簡單的直線故事,簡單到可以用兩三個箭頭就畫出人物關係關係圖。賣爆米花的伯伯、剪頭髮的阿桑、負責放影片但手卻老是受傷的伯伯......好多個角色都是獨自在片中靜靜生活著。觀看他們簡單的日常生活,卻富饒趣味而不無聊,在甚至接近於靜止的畫面裡,描繪出一種悠閒自在的「生活感」,也就是這種純粹的生活讓我們品嚐到有別於複雜沈重類型電影之外一種更貼近生命與生活的觀影經驗,淡而有味。誰說看完電影一定要想出什麼大道理呢?

比生活更真實的,是這部電影帶來的另類感官饗宴。這種感官饗宴並非好萊塢商業片的聲光色刺激,相反地,質樸的光影和剪接,卻讓人更能「感覺」到小鎮的純樸氛圍。我彷彿可以聞得到,比婆婆的料理傳出一陣一陣的濃郁香氣;我彷彿可以感覺到那一陣從大海吹來的微風,溫暖地吹過我臉頰,也把比婆婆那間明亮飯廳的窗簾吹得起起落落。有陽光的時候我感覺溫暖,月光灑在我身上我感覺微涼,岡田和長谷川在海中嬉鬧的時候我嘴巴好像也嚐到一點鹹鹹的海水味咧!

《夏威夷男孩》絕對是很典型的日本電影。雖然典型,卻清新地不落入俗套。這種可以貼近生活、貼近真實的感覺系電影是好萊塢所達不到的。好喜歡,看完電影之後感覺好溫暖呢。


夏威夷男孩官網

2010年4月2日 星期五

老得快拔隱形眼鏡法

之前因為要去泰國,所以瀏覽了一下常常去泰國甚至成為曼谷代言人的知名作家女王的網誌,結果意外發現她寫的這篇,有關一種新的拔隱形眼鏡方法的文章。

簡言之,就是一種不用碰到眼球的方法:手先比一個YA的姿勢,食指壓在上睫毛,中指壓在下睫毛,然後往旁邊一拉,「據說」隱形眼鏡就會噗通掉出來,所以有水晶指甲的女生就不會因為指甲太長而刮傷眼角膜之類的。

本人一個見獵心喜就以一己之身進行了人體實驗,卻發現這個方法有以下兩點限制:

1. 小眼睛者根本不適用。因為眼鏡掉下來的那一剎那,眼睛必須要有相當的空隙才能順利讓鏡片因為受擠壓而掉出來,可是小眼睛被這樣又壓又拉的,眼睛都變成一條線了,根本就很難掉出來啊!!

2. 常這樣拔隱形眼鏡的話會老很快。因為一直要用力拉扯到眼睛旁邊的皮膚,長期下來,難保不會有魚尾紋出現,而且眼睛周圍的肌膚也有可能會變得鬆垮垮的。


以上。(是小眼睛的怒吼)